养花不易,其中有许多知识、经验需要在实践中摸索、总结和学习。赏花则更难,花卉虽是活生生的东西,但无语言无情感,她的品性,她的姿态,她的色彩,她的芳香……其神韵其情意其哲理,不是只凭直观直觉可以感受得到,体会深刻的,需要借助花匠花痴们、诗仙诗圣们的咏花诗,才能把我们引进那幽雅高洁的赏花境界。我国的咏花诗,犹如百花竞放,内容丰富、色彩斑斓、含义深邃、很赋哲理。可以说,花即是诗,诗即是花。
花卉虽没有语言、没有情感,但诗人们以其独特的目光和感悟,写成瑰丽诗篇,向人们传达花的语言,花的情感,成为花卉的代言人、传媒人。面对花卉,吟诵花诗,就如同与花卉曲膝谈心,对话交流,其情其趣,尽在花里诗中。心里有花诗,眼前有花卉,即令人花相对无言,其诗其意亦尽在不言之中,“此时无声胜有声”。当你面对迎春花那翠蔓临风,纤细枝条上缀满金钟般的小黄花时,你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“金英翠萼带春寒”的诗句,这春讯,是迎春花和她的咏花诗告诉你的。因有迎春花,才见云蒸霞蔚“占尽春光”的桃花和“灼灼其华”姿色俊美的碧桃。才迎来了“腻如玉质涂朱粉”、“恼得山僧悔出家”的玉兰花,以及“冷艳琼为色,低枝翠作围”的丁香花……眼见春天20多种鲜花的次第开放,心诵那首首形象生动逼真、脍炙人口的咏花诗,你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?
诗人笔下花卉的象征意义和哲理情趣,也给人许多启迪。譬如“杂英纷已积,含芳独暮春”的紫荆花。就象征着“兄弟团结”、共建家园。“国色天香”的牡丹,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墨客骚人为其倾倒。据传,武则天曾下过一个荒唐的诏令,使牡丹被贬:“明朝游上苑,火急报春知。花须连夜发,莫待晓风吹”。但因“洛阳地脉花最宜、牡丹尤为天下奇”。贬后的牡丹开得更加艳丽热闹,足见其不畏强权的高贵品格。除却轻浮浪荡,从另一种意义上来理解“牡丹花下死,做鬼也风流”,倒也反映了对牡丹的独钟和酷爱。梅以曲为美。“梅派”文人皆因其斗风雪耐严寒的傲骨而佩服得五体投地。宋朝林逋爱梅就爱得如醉如痴,而“一生不娶,终日与梅鹤相乐”,被称为“梅妻鹤子”……
总之,一句话:欲知花仙子们的品格风貌,欲解花语花情花意,欲得品赏花卉的高雅情趣,在种养花卉的同时,但请多读咏花诗!